浅谈体验补偿,是否是投诉的万能灵药
来源: 时间:2025-08-04

不管是作为消费者还是服务中心从业人员体验补偿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常见的形态就是代金券小额补偿但是这个小额的体验补偿什么时候给怎么给给多少这里的学问就复杂


3同事给我一个单子想和我探讨一个体验补偿的常见场景细细研究发现有很多可探讨的点就像我职业生涯的导师常提醒我“有时候是幸存者偏差。即便结果比预想得好,也并不能说明一定是最优解。”


其实同事给的案例订单过程不复杂1月份,客户用错误的开票方式成功开具了发票,但3月客户再来修改发票信息时,工作人员却告知需要用正确的开具方式,虽然不影响报销,但客户始终觉得麻烦。


整个过程中不涉及敏感词新开的发票也协助报销申请未产生损失但是投诉人员在处理的第一时间就给客户发放了200元现金补偿,这才引发了我们这次讨论不少同事纷纷表示客户抱怨就给钱,这多少有些不妥


今天我就以这个案例简单与大家讨论下对小额体验补偿方案的看法

01.

体验补偿的初衷


我们回到起点很多公司设计体验补偿方案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回看了历史订单发现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的目的


首先是安抚客户在产品体验过程中出现了情绪失望的情况小额体验补偿可以尽可能起到一些情绪安抚的作用


第二是补偿如因为非客户原因服务过程中有一些意外情况如客服操作失误或系统bug造成了客户的经济损失我们可以针对性进行一定经济补偿

第三是挽留当客户的理解和我们的实际产品理念有出入,客户表示不理解的时候,我们除了进行理念解读协助反馈客户的意见之外还可以给到一定的补偿如代金券来挽回客户“出走”的想法同样的,我们还可以借助体验券引导客户二次感受服务流程或许能激发其他认同点

02

体验补偿前的预备工作


讲完体验补偿的初衷和适用环境我们来看下给出体验补偿前的预备工作即案例回溯调查过程


通常案例回溯主要分5个部分

1.订单信息订单基础信息如姓名行程出行日期等

2.服务经过串联订单流转过程中的节点操作轨迹

3.第三方信息如机票场景中外部特殊干预如航司特批等

4.客户真实诉求需注意非我司引导方案而是客户第一诉求

5.订单是否存在直接损失重中之重——决策是否现金模式赔偿


调查经过也需要从四个维度切入

1.客户角度无形服务的主要感受者主要感知规则清晰度服务体验流畅性

2.客服角度服务体验的主外显视角这个层面关注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服务意识好坏都需要兼顾

3.系统硬件环节主要关注对外显示准确性流转中系统逻辑响应准确性

4.当下适用规则/流程升级流程赔付规则范围主要是用来评估赔付的场景适用性以及比例合理性


最后要讲到小额赔付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规则制定这是后续一切流程执行的关键细节处理需要格外注意


先讲大原则因为赔付不止在内部产生也有外部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条款公式因此参考执行的重要顺序依次为法律法规集团原则规则内部SOP操作手册因为今天讨论的是小额赔付所以冲突大多集中在集团规则和内部SOP操作手册中

03

定制细则如何展开?


第一订单是否有损——赔付判断关键节点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小额赔付不有现金也有卡券形式且同样算运营成本中所以当订单出现问题并接到客户反馈时无损状态下,我们优先采用安抚+优惠券的模式客户进行沟通如客户不认可则可以升级券金额极少数特殊情况券转现金模式


如果已知产生损失依旧可以安抚+优惠券模式优先与客户沟通并且提前准备B方案提前商讨想好兜底方案且复核主流流程不可悖逆


第二订单本身金额——赔偿比例定制的最重要参考项就像量体裁衣小孩不穿大人衬衫一样要依据订单本身的金额去看补偿比例比如客户50元的保险不认可赔付200现金明显不合理至于比例如何设置,可参照历史赔付数据和战略成本把控设定定向阈值如遇到特殊场景赔付说明手册中做补充说明即可


第三人员职能权限设定——确保流程逐级递升而不是一步到位通常来说会涉及这个板块的职工,职位从低到高排列主要有一线人员二线/专员投诉专员及三方重大专职处理人员此间的职权从小到大需注意实操过程中不可跳级


第四对应赔付材料的细分提供——减少薅羊毛的防护墙为确保每个赔付的真实性设定材料门槛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以邮寄为例客户告知发票无法报销让退全款承担损失则需要出示该公司截止报销款项无法再处理的相关凭证通常是盖章文件),以防部分客户仅口头表述就获取大额的赔付的情况出现。另外还需要增加验证环节以防部分不实材料骗退此外材料上传规则限制也可以有效规范录入信息和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所有的券转现金都应该循序渐进而非一步到位。基本七因素如下赔偿类型赔偿场景客服权限二线组长权限主管权限投诉权限资料备注


通常可以用下述表单来制定也方便同事一眼看到材料准备与金额上限

 

说明本表单仅为举例说明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