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人说 | 从“接听员”到“智慧伙伴”——一名远银客服亲历的数字化服务变革
来源: 时间:2025-09-30
我是小Z,一名在远程银行中心工作了十年的客服人员。时至今日,很多人仍觉得我们的工作就是“接电话”,聆听客户抱怨,重复着“您好,请讲”的机械话术。但今天,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01曾经·战场:那些“手忙脚乱”的旧时光
十年前我刚入行时,每天都需要化身为多边形战士——
1.笔记狂魔每当客户打电话来询问卡片到期如何更换新卡时,我需要瞬间在脑子里回忆产品名称,或者飞速地翻阅工作笔记,一字一句地一边默读一边给客户办理业务,一旦记错,就是一笔投诉。
2.填单苦力从前,我最怕的就是紧急挂失或者业务需要催办的客户。因为在电话挂断之后,我需要先签退系统下线,手动填写纸质工单,备注客户信息和业务诉求后再发邮件给对应部门,甚至还得跑到其他楼层去递交纸单。流程长、效率低,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能要很久才能解决。
3.记忆超人信用卡活动规则几天一变,促销政策每周更新。每次客户问到活动相关的问题时,我都要一边凭着记忆一边手忙脚乱地翻找最新公告,经常因为记不清楚细节,被客户抱怨等待时间过长,即使每天保持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也没办法保证万无一失。


02变革·曙光:智能客服成为我的“超级助手”

转变是从行里引入智能客服系统开始的。现在我的工作变成了这样:
1.精准检索:我的“万能知识库”
过去翻笔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的智慧双屏上有一个智能助手窗口。在客户提出问题的同时系统会在毫秒间从海量的政策文件、内部公告和知识条目中,精准抓取出最新、最准确的答案,并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甚至还会贴心地标出重点。
有一次,客户问了一个非常冷门的关于分行活动的问题。在过去,我可能需要请示组长、多方询问,让客户等上好几分钟。现在,我只需点击系统的知识随行,答案立刻出现,我还能根据系统提供的链接,给客户发去更详细的图文说明和参与路径。我的回应变得又快又准,客户满意度高了,我的一次问题解决率指标也漂亮多了。
2.自动工单:我的“智能调度员”
如今,对于必须求助后台部门的问题,我不再需要手动填单了。我一边和客户沟通,系统一边已经利用智能工单技术自动生成了工单的关键信息。我只需要复制自动生成的工单内容并确认后,点击提交。系统便会依据问题的类型和复杂程度,通过算法自动派发给最对口的处理团队,并实时追踪进度。
此前处理一位老先生的投诉,我提交工单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告知客户工单号和处理流程。后续,RPA机器人自动每隔一段时间就推送处理状态更新,我可以随时告知客户。老先生后来专门致谢,说没想到银行这么重视他的问题,处理得这么透明、这么快。这让我觉得,我真正为客户解决了实事。
3.多语言处理:我的“同声传译官”
如今碰到外国客户来电时,我也无需慌张。只需用中文清晰地询问客户:“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系统侧的实时翻译功能会瞬间工作,客户听到的是流利的英文。客户的英文回复,也会被实时翻译成中文显示在我的屏幕上。
一位来自日本的客户查询境内我行信用卡的账户信息。整个过程流畅得不可思议,就像一位隐形的翻译官坐在我们中间。最终成功解决了他的问题,他挂电话前的那句“Thank you very much! Your service is amazing!”,让我成就感爆棚。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服务,更为银行赢得了国际声誉。
4.语音机器人:我的“自动分流器”
随着工小智在电话银行语音树的应用与不断完善,如今简单的咨询和业务办理都由智能语音客服处理。只有部分真正的疑难和异议业务才会转到人工服务,一些真正复杂的投诉问题才会转接给我。这让我每天的电话量减少了40%,也让我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处理更有价值的问题。


03赋能·新生: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心

智能系统不仅解放了我的双手,更让我发现了工作的新价值。我不再是信息的搬运工,而是问题的终结者和价值的创造者。
1.情感共鸣师
目前机器会处理标准化的业务,而我则专注于机器做不了的事——情感沟通。当客户焦急、愤怒或悲伤时,我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共情、去安抚、去运用人性化的沟通技巧化解矛盾。这是冷冰冰的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
2.价值挖掘者
系统帮我解决了大部分基础问题,使我能更专注于识别客户的深层需求,我们不再仅仅回答“发生了什么”,而是开始思考“可能会发生什么”以及“如何让客户更好”。比如接到疑似非本人交易的电话时,我们并未止步于提交争议申请,而是向客户耐心解释“钓鱼链接”的常见特征和防范技巧并主动建议他开启账户安全锁功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风险。这次对话超越了单次交易处理,变成了一次有价值的金融安全辅导,让客户感受到银行是真正在守护他的资产安全。数字化系统提供了“弹药”(数据洞察和工具),而我们一线客服则赋予了服务以“温度”和“判断”。我们正在利用科技,将每一个被动的客户来电,变为一次主动的价值挖掘与信任共建之旅。
3.数据贡献者
作为一线客服人员,我们的每一次操作、客户提出的每一个新问题,都会通过标签和点击次数等被系统记录和分析。甚至,作为客户体验官,我反馈的很多问题,竟然真的帮助总行优化了产品UI。


04未来·展望:我们是数字化服务新生态的共建者

现在的远程银行中心,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新生态:系统处理标准化工作,我们专注个性化服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我们提供人文关怀。

这个“数字化服务新模式”,在我看来看,就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数据为驱动、人工与智能高度协同的全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AI负责“算得快、记得准、跑得勤”,我们则负责“看得远、懂得暖、想得深”。


智能客服赋能给我们一线人员的,不仅是工具,更是能力、尊严和视野。它把我们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价值、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这场变革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专业、更重要。未来,我相信这个“超级助手”会越来越聪明,而我们也将在它的赋能下,持续学习、持续成长,继续作为银行与客户之间最重要、最温暖的桥梁,共同驶向金融服务的崭新未来!


我很庆幸,在这个数字化服务新模式中,我既是亲历者,也是受益者,更是共建者。每次听到客户说“你们银行的服务越来越好了”,我都明白,这背后是智能系统与人工服务的完美结合,是数字化服务新模式带来的全新体验!